走加急还是普通通道?前移民官揭秘I-140审核真相

首页 移民攻略正文 浏览:131 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25-06-16 07:02:36

最近在Reddit上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帖子,题主是一位EB-1B申请人,发帖请教是否应该走加急处理(PremiumProcessing,简称PP)。

他的问题很常见:律师建议他选择标准处理(regularprocessing),理由是“PP容易被RFE(补件甚至拒签”。

让人意外的是,评论区里跳出来一位网友,自称是前USCIS的审核员,讲了一些颇具“内部视角”的细节结合我们自己经手的案例,不得不说,这些内容很值得拿出来聊一聊。

PP会增加RFE或Denial的概率吗?

这几乎是每一个“边缘型”EB1Niw申请人都会问的问题。律师们说:PP风险高。

客户们担心:会不会被盯上?但这位前审核员的说法却非常直接:

“There's no difference in either RFE or denial rate with PP vs standardIts one of the amusing and enduring myths out there about USCIS”

——uWatkinsImmigration,Reddit用户,自称USCIS前审核员

也就是说,从USCIS内部来看,并没有任何“官方”倾向将PP视为更高风险的申请。审核标准是一样的,流程是一样的,甚至连审核员本身都不一定知道你选了加急,除非是在处理“快件箱”的时候。

那律师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呢?另一位评论用户点出了可能的原因:不是怕被拒,是怕花钱白搭。

PP的费用可不低呢,当前为2805美元,而且雇主或许不太愿意去承担这样的成本。其实有些时候呀,理由看似是“风险”但实际上却恰恰是“预算”。

USCIS的“审核中心”模式早就取消了

很多申请人还会纠结一个问题:是不是得看案件分到哪,比如德州中心是不是更严格?其实早在2023年底,USCIS就已经取消了原来的“服务中心分区模式”,统一采用“portfoliomodel”。

也就是说,不管你是递交到德州,还是加州,亦或是内布拉斯加,EB1NIW类别的审案现在都由统一的业务组接管了。

他们不再依据地理位置去分配案件,而是按案种进行统一处理。这种变化,其实是为了提升效率,而且也是更好地应对远程办公的趋势。

这也进一步打破了“哪里批得快”的地域偏见。

审核员有没有KPI?会不会“为了省事”直接拒?

Reddit上还有个追问:移民官有没有激励机制,会不会为了快点完成任务就草率审核?

这位前审核员的答复是这样的:

是有考核指标的,包括“准确率”(不能出错)和“生产率”(处理效率);

但重点在于准确率,而且错了的话就会被质控进行打分,这进而会影响到年终考核以及overtime的资格。

每月会有抽检,拒件前还需主管签字;

真正“优秀”的审核官,不是审得最快的,而且也不是那种偶尔出错的,而是始终稳定,且几乎不出错的那批人。他们以一种沉稳的姿态,在审核的领域中默默坚守,为保证审核质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换句话说,没有审核官会因为PP是加急,就“瞎给一个结果”,或者“专门刁难”。他们要对审过的案子负责,而且出错反倒会影响自己的评级。

PP值不值得做?要看申请人自己的情况

如果你的材料已经准备得很充分、推荐信逻辑清晰、项目解释有力,其实PP完全没有必要“恐惧”。

反而对于排期卡位的申请人来说,早批下来、早锁定PD,有时候就是一场跟时间赛跑的博弈。

而如果你的确属于“边缘案例”,比如说发表的数量、被引用的次数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力都处在中位水平,是否加急这件事,其实取决于你的心理承受能力:

想早知道结果,愿意承受一定不确定性,可以试;

更倾向于,稳中求进,而且不赶排期,这样的话就按照常规的节奏来进行。

材料质量是王道,速度只是附加值。

从“神秘机构”走向“可理解系统”

移民申请这件事,对大多数人来说,最大的恐惧来自于“未知”。你不知道USCIS怎么想,不知道审核官是不是“心情不好”,更不知道是不是“走错了策略”。

但像这类前审核员的发言,帮我们打开了一点窗,告诉我们:

审核是有标准的;

审核官也是人,有体系、有规矩、有监督;

并不存在所谓“快速被挑刺”的偏见。

我们能做的,是提前准备好材料,讲好你的故事,把决定权交给制度,而不是交给运气。

最后再提醒一句:I140批下来,只是开始,身份规划,永远是这场移民旅程里,最需要持续关注的部分。

最新移民攻略
  • 1影响中国医生成功申请NIW或EB-1A的最大障碍竟然是这个! 最近,在与多位绿卡申请者交流时发现一个普遍现象:阻碍他们通过NIW或EB-1A等职业移民方式成功获得美国绿卡的主要问题竟然是“不了解”。 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可以直接从国内申请美国绿卡,也对
  • 2警惕!2025美国移民“庇护捷径”已堵,别在虚假希望中耗尽资源 移民领域常流传一种说法:抵达美国递交庇护申请,一年即可获绿卡,部分中介还将其作为宣传亮点。 但2025年,这条“通道”已被阻隔,门后是漫长且不确定的等待。本文将基于最新数据与政策,揭
  • 3“美国境内转身份”和“回国办签证”的本质区别?别再混淆了! 在日常与客户的沟通中,我发现很多人经常混淆两个概念——在美国境内转换身份(Change of Status) 和 在境外申请签证(Apply for a Visa)。表面上看,两者都跟“换身份”或
  • 4孩子留学在美,家长身份怎么规划?别等孩子毕业才开始焦虑 很多中国家庭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,是为了更好的教育、更宽广的视野和未来发展的空间。但等孩子落地安顿下来,家长才开始思考一个现实问题: “我能陪读吗?” “将来孩子能帮我办身份吗?”
  • 5美国EB-1A和NIW移民,为何子女年龄成最大“变数”?权威解读“锁龄”方案! 近期,美国签证问题使许多在美留学生面临艰难的处境。一些留学生的家长纷纷询问:“我孩子的签证马上过期了,如果我自己申请绿卡,还能带上孩子一起吗?” 答案可能并没有那么乐观。 职业移民绿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