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在美国的成年子女,会选择为父母申请绿卡,希望父母能在美国享受更好的生活环境与医疗资源。
但很多父母拿到绿卡后,认为“拿到卡就万事大吉”,殊不知——身份失效的情况并不少见,原因往往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安排。今天我来和大家系统梳理一下,父母拿到绿卡后,最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。
一、绿卡不是“永久通行证”
虽然名字叫“永久居民卡”,但永久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长期离开美国。
根据移民法,如果你离开美国超过一定时间,尤其是一年以上,入境时海关(CBP)可能会质疑你是否放弃了永久居民身份。
提醒:
-
一年内离境超过6个月,就可能引发入境盘问。
-
一年以上未回美,除非提前申请回美证(Re-entry Permit),否则身份存在失效风险。
二、长期回国探亲的隐形风险
很多父母拿到绿卡后,选择“半年在美国,半年在国内”,觉得这样既能探亲又能维持身份。但问题是,如果每次回国都时间很长,且美国生活痕迹不够(比如没有稳定住所、银行流水、医疗记录),移民局可能会认定你实际生活重心在国外,从而质疑你的绿卡有效性。
三、入籍资格受影响
拿到绿卡后,很多父母计划几年后入籍。但如果离境记录不理想(例如某次连续离境超过6个月),入籍申请时可能被要求重新积累连续居住时间,延迟甚至阻断入籍计划。
四、常见的身份失效误区(避雷)
误区一:每年回一次美国就能保住绿卡
事实:关键是“生活重心”,而不是“每年踩点”。如果只是短暂入境打卡,很容易被质疑。
误区二:回美证就是万能保障事实:回美证可以减少身份质疑,但不能无限续期,且使用过多次会引起审查。
误区三:绿卡可以随便申请美国福利
事实:滥用福利(尤其是公共救助)会影响入籍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移民局重新审查身份。
五、我们给客户的身份管理建议
1,尽量将生活重心放在美国
包括在美住所、医疗记录、银行账户、纳税记录等,都能作为身份的“生活痕迹”证明。
2,规划好回国时间
短期回国最好不超过6个月,超过的要有合理理由和相关文件支持。
3,提前做身份风险评估
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长期离境,应提前申请回美证,并评估是否影响未来的入籍时间线。
4,注意税务申报
绿卡持有人原则上要全球纳税,不按规定报税,也会给身份带来隐患。
父母绿卡来之不易,但维护起来并非一劳永逸。身份管理其实是一个长期、细致的过程,需要有意识地留存“生活在美国”的证据,并合理规划出入境时间。
我们见过不少客户,因为缺乏这些细节意识,导致在入境时被拦下,甚至被认定放弃身份。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提前规避风险。毕竟,身份是通向更多选择的钥匙,值得用心去守护。
——————
10+年专注三甲医院医生、大学教授、科研人员的美国EB-1A/NIW移民项目
中美律师团队 前移民官坐镇
欢迎咨询了解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