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。
现在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,拿到美国、加拿大、澳洲等国家的绿卡,却迟迟没有申请入籍。明明只差一步就能变成公民,他们反而更倾向停留在“永居” 的阶段。
为什么会这样?原因并不复杂,归根结底,还是一个“身份”和“利益”之间的权衡。
1、“绿卡”和“入籍”的区别
先说说“绿卡”和“入籍”到底有什么区别。
✅绿卡,就是你被允许在另一个国家长期居住、工作的身份证明。像美国的“绿卡”、加拿大的“枫叶卡”、澳洲的“PR”,本质都是给你一个稳定合法的身份,在那边工作、生活、读书都不受影响。
✅而入籍,是彻底改变国籍。你原本是中国人,一旦入了美国籍,那你就成了美国公民,拿美国护照了。在法律意义上,这个时候你已经不是中国国籍的人了,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。
很多人并不愿意走到这一步。对他们来说,绿卡已经足够用了,能享受的福利和便利差不多,但又不需要放弃原来的国籍。
尤其是对于还在中国有家庭、资产、事业的群体,他们希望“能两边都有选择”,而不是把自己彻底绑定在一边。
2、绿卡的实用价值
更现实一点来说,绿卡的实用价值,已经能满足他们的大部分需求了。
✅比如美国绿卡,持有者可以合法长期居住,孩子可以像本地人一样免费读公立学校、申请奖学金,未来还能走华侨生联考这条更稳妥的升学路。
医疗上,有了绿卡就能享受本地医保,老了也能领养老金;工作上,自由度大大提升,不再受签证限制,还能自主创业。
✅而美国护照带来的最大区别,其实主要是政治参与,比如投票、竞选、担任某些政府岗位,这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根本不是日常生活的刚需。
3、美国公民的税务责任
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——税务责任。
✅成为美国公民之后,美国的全球征税制度也会随之生效。不管你钱是在哪里赚的,哪怕在中国有房收租、有股票分红,也要向美国申报。虽然并不代表一定交税,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意味着更多的精力和合规压力。
✅反之,绿卡虽然也有税务义务,但灵活性更高,必要时还可以放弃身份,再“回来”也有一定的路径。
也正因为如此,很多人选择“只拿绿卡”,相当于给自己多留了一条退路。
这么一看,其实“只拿绿卡不入籍”的选择,本质上是一种最符合国人习惯的“进退有据”的生活方式。
一边享受国外教育、医疗、安全、生活环境,另一边不完全放弃国内的关系、身份和未来可能性。
当然,这并不代表入籍不好。对于那些已经完全在国外定居,生活重心早已移到美国本土的人来说,入籍意味着更完整的身份归属感,也能拥有更多长期稳定的权利和机会。
但如果你的生活轨迹注定是“两边跑”,或者说你并不打算彻底“扎根”,那么绿卡的灵活性可能更符合实际。